Hi,欢迎来到宁东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科普园地 > 正文

实验室安全无小事!行为规范、事故解析与 防护 策略,每位实验室人必看

2025-08-14 18:59:56



实验室,作为科研探索与知识创新的前沿阵地,其安全运行是保障人员健康、保护科研成果、维护环境安全的基石。本文将系统梳理实验室核心行为规范、常见事故类型及其原因、实验室安全管理“八防”策略,为每一位实验室工作者敲响警钟,共同筑牢生命与财产防线。

01

实验室区域行为规范

1.不得在实验室饮食、储存食品、饮料等个人生活物品;不得做与实验、研究无关的事情。

2.整个实验室区域禁止吸烟(包括室内、走廊、电梯间等)。

3.未经实验室管理部门允许不得将外人带进实验室。

4.熟悉紧急情况下的逃离路线和紧急应对措施,清楚急救箱、灭火器材、紧急洗眼装置和冲淋器的位置。铭记急救电话119/120/110。

5.保持实验室门和走道畅通,最小化存放实验室的试剂数量,未经允许严禁储存剧毒药品。

6.离开实验室前须洗手,不可穿实验服、戴手套进入餐厅、图书馆、会议室、办公室等公共场所。

7.保持实验室干净整洁,实验结束后实验用具、器皿等及时洗净、烘干、入柜,室内和台面均无大量物品堆积,每天至少清理一次实验台。

8.实验工作中碰到疑问及时请教该实验室或仪器设备责任人,不得盲目操作。

9.做实验期间严禁长时间离开实验现场。

10.晚上、节假日做某些危险实验时室内必须有二人以上,以保实验安全。



02

实验室主要的安全事故

火灾事故

原因:忘记关电源, 致使设备或用电器具通电时间过长,温度过高,引起着火;操作不慎或使用不当,使火源接触易燃物质,引起着火;供电线路老化,超负荷运行, 导致线路发热, 引起着火;乱扔烟头, 接触易燃物质, 引起着火等。

这类事故的发生具有普遍性,任何实验室都可能发生。

爆炸事故


原因:违反操作规程,引燃易燃物品,进而导致爆炸;设备老化,存在故障或缺陷,造成易燃易爆物品泄漏,遇火花而引起爆炸。

这类事故多发生在有易燃易爆物品和压力容器的实验室。

生物安全事故

原因:微生物实验室管理上的疏漏和意外事故不仅可以导致实验室工作人员的感染,也可造成环境污染和大面积人群感染;生物实验室产生的废物甚至比化学实验室的更危险,生物废弃物含有传染性的病菌、病毒、化学污染物及放射性有害物质,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污染都可能构成极大的危害。

毒害事故

原因:违反操作规程,将食物带进有毒物的实验室, 造成误食中毒;设备设施老

化,存在故障或缺陷,造成有毒物质泄漏或有毒气体排放不出, 酿成中毒;管理不善, 造成有毒物质散落流失,引起环境污染;废水排放管路受阻或失修改道,造成有毒废水未经处理而流出,引起环境污染。

这类事故多发生在具有化学药品和剧毒物质的化学化工实验室和具有毒气排放的实验室。

设备损坏事故

原因:线路故障或雷击造成突然停电,致使被加热的介质不能按要求恢复原来状态造成设备损坏;高速运动的设备因不慎操作而发生碰撞或挤压,导致设备受损。

这类事故多发生在用电加热的实验室。

机电伤人事故

原因:操作不当或缺少防护,造成挤压、甩脱和碰撞伤人;违反操作规程或因设备设施老化而存在故障和缺陷, 造成漏电触电和电弧火花伤人;使用不当造成高温气体、液体对人的伤害。

这类事故多发生在有高速旋转或冲击运动的机械实验室, 或要带电作业的电气实验室和一些有高温产生的实验室。

设备或技术被盗事故

原因:实验室人员流动大, 设备和技术管理难度大, 实验室人员安全意识薄弱, 让犯罪分子有机可乘。

这类事故是实验室安全常发事件, 不仅造成了财产损失, 影响了实验室的正常运转, 甚至有可能造成核心技术的外泄。


03

实验室安全管理之“八防”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14年修订)第54条对从业人员安全责任的强化,实验室安全管理需重点关注以下方面:

1
防水

  • 规范用水操作,停水后必须确认水龙头关闭

  • 定期检查制水设备(蒸馏器、纯水机等)密封性

  • 保持排水通畅,防范漫水事故

2
防火

  • 严格管理火源(酒精灯、电炉等),清除周边可燃物

  • 按火灾类别(A/B/C/D类)配备专用灭火器并定期校验

  • 易爆品单独储存,加热操作须防玻璃器皿破裂

3
防毒

  • 剧毒物执行“五双”管理制度(双人保管/发放/验收/上锁/台账)

  • 操作(如配制硫酸)需全程防护(手套、眼镜),规范操作(酸入水、搅拌、冷却),并掌握应急处理(溅洒后擦拭、冲洗)

4
防腐蚀

  • 腐蚀品(硫酸/氢氧化钠等)防护要求:
    ▶ 佩戴耐蚀手套及护目镜
    ▶ 及时清理台面残留
    ▶ 废液专桶回收(禁止直排)

  • 酸液配制准则:酸入水、边加边搅、冷却后储存

5
防触电

  • 电路系统三级防护:设备接地线、大功率电器接空气开关、总线路设漏电保护
  • 操作“三必须”:禁用湿手触电器、检修执行“停机-断电-挂牌”流程、用后复位断电
6
防爆

  • 苦味酸、高氯酸、双氧水等易爆品须单独存放,远离易燃物。
  • 玻璃器皿加热前须擦干外壁水珠,必要时加玻璃珠防爆裂。
  • 爆炸性操作需用防护网。
  • 烘箱严禁烘烤易燃易爆物。
7
防环境污染

  • 实验室废弃物(废液、废气、废物)需妥善处理。
  • 废液应桶装收集,预处理(如调pH、重金属置换中和)后排放,以降低处理难度与成本。
  • 废弃药品集中处理,试剂瓶洗净后丢弃。
  • 废气可尝试活性炭吸附或摆放净化植物等措施减轻污染。
8
防野蛮作业

  • 野蛮作业(不按规程操作)是重大隐患。
  • 防范关键在于严格执行操作规程——这些规程凝聚了经验教训。杜绝凭经验“偷懒”,控制事故三要素(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不良环境因素),方能有效预防事故。



(来源:恒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微信公众号)



返回顶部